生物質摻燒為什麼會成為煤電低碳化改造的首選? - 潔普智能環保

生物質摻燒為什麼會成為煤電低碳化改造的首選?

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《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中,生物質摻燒被列為了煤電低碳化改造的首選方式。方案要求,利用農林廢棄物、沙生植物、能源植物等生物質資源,綜合考慮生物質資源供應、煤電機組運行安全要求、靈活性調節需要、運行效率保障和經濟可行性等因素,實施煤電機組耦合生物質發電。改造建設後煤電機組應具備摻燒10%以上生物質燃料能力,燃煤消耗和碳排放水平顯著降低。

那麼,生物質摻燒為什麼會成為首選方式呢?主要基於其對環境的高度友好性、發電供熱質量的穩定性和對社會民生的顯著貢獻。

  1. 環境友好性:生物質摻燒利用農林廢棄物作為燃料,這些廢棄物在生長過程中已吸收二氧化碳,燃燒後實現碳循環閉合,接近零碳排放。
  2. 發電供熱質量:生物質能資源豐富、可再生可存儲,能夠提供穩定、高質量的電能,對電網友好。生物質耦合發電全年發電小時數更長,且是唯壹可再生的熱源,既能供電又能供熱,保障民生和工業需求。
  3. 社會民生貢獻:生物質耦合發電產業鏈長,帶動農業、工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,提升地方稅收,促進就業和精準扶貧。

大型燃煤電廠通過生物質耦合發電,利用現有設施小幅改造,即可實現生物質與煤的共燃,大幅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,提高生物質原料利用效率。此模式還創新了補貼方式,通過增加煤電上網調度量代替財政補貼,既促進了生物質能源發展,又盤活了燃煤電廠,提高了整體發電效率,實現了多方共贏。

以上內容對您是否有幫助?

0條評論

avatar
評論
取消
在線對話撥打電話留言
生物質摻燒為什麼會成為煤電低碳化改造的首選? - 潔普智能環保